<track id="vtrs2"><div id="vtrs2"></div></track>

            1.  
              公司新聞
              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, 發展的六大趨勢
              所屬分類:公司新聞發表時間:2016-10-26

              服務業與制造業之間呈現出融合互動、相互依存的共生態勢,不斷催生新產業、新業態,從而推動產業結構由產品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,由制造化向服務化、現代化的生產體系轉型。

              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主要體現為六大趨勢。正確認識與把握這些趨勢,對于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,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,加快服務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
              趨勢1 制造業服務化與服務業制造化相向發展成為產業特征


              制造業服務化趨勢主要體現在:一方面制造業的投入產出呈現服務化趨勢。研究表明,目前服務中間投入占制造企業中間投入成本達到70%左右,對生產性服務的有效需求近70%來自于第二產業,其中研發、金融、租賃和商務服務、郵政等行業的中間需求較高。2010年以來,發達國家生產性服務業占全部服務業的比重普遍在60%~70%之間,生產性服務業占GDP比重在43%左右。

              另一方面制造企業經營呈現服務化趨勢。在工業品的附加值構成中,制造加工環節占比越來越低,而研發、設計、物流等服務占比越來越高。許多跨國公司制造商的主營業務、業務增值、管理模式、贏利來源均以服務為主,有兩成跨國制造企業的服務收入超過總收入的50%,成為名副其實的服務企業。服務業制造化傾向主要體現在:

              一方面服務業加強向制造業的滲透。從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長反映出金融、物流、研發等服務部門,以制造業為主要市場,為制造業服務不斷增加。

              另一方面是服務企業產業鏈逐步向制造業延伸。在價值鏈上處于主導地位的服務企業,憑借其技術、管理、銷售渠道等優勢,通過貼牌生產、連鎖經營等方式嵌入制造企業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。由于一些服務企業在價值鏈高端掌握了核心技術、核心業務,比如,研發企業擁有自己的發明專利、設計機構擁有自主創新設計、物流公司擁有自己的網絡等,這些企業為了尋求全產業價值鏈的增值,利用自身在產業鏈高端的控制力,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廠。

              制造業服務化與服務業制造化相向發展,使得產業價值鏈重構為一條既包含制造業價值鏈增值環節,又包含服務業價值鏈增值環節的融合型產業價值鏈,與原有單純的服務業價值鏈和制造業價值鏈相比,具有更廣闊的利潤空間和增長潛力,在產業層次上表現出明顯的結構升級效應。

              趨勢2 服務外包成為主要方式

              服務外包成為服務全球化的主要方式和增長引擎,不僅使制造業與服務業分工進一步深化,極大地提高了服務專業化水平,而且使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聯性、密切性、協同性進一步提高,極大地促進了服務業的規?;?、國際化和市場化;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制造業的生產率和產業競爭力,成為制造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。

              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出于節約成本、聚焦主業、增強核心能力等因素的考慮,將原來的自我服務外包給專業服務提供商完成。服務外包成為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的主要方式,二者具有明顯的共生關系。

              由于制造業與服務業相互融合的趨勢增強,導致了企業對服務的中間投入增加,帶動了全球各類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,而這些服務主要是通過在岸或離岸的外包方式實現。

              隨著跨國公司全球生產網絡的布局,企業內分工、產品內分工的特征更加突出,由此帶動了服務業離岸。2012年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規模達到9750億美元,增長率為30%~40%。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.65萬億美元~1.8萬億美元。

              趨勢3 集聚化、配套化成為產業組織形式

              產業集聚不僅是制造業、服務業發展的共同特征,也是二業融合的主要產業組織形式及空間融合、區域融合的實現形式。各類產業園區、產業集聚區往往成為二業融合的重要載體。如,在一個制藥業集群中,集聚了若干制藥生產企業,同時也活躍著各類為之服務的研發、物流、金融、產品認證、知識產權等生產性服務機構以及休閑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機構,共同構成了服務支撐體系,為生產企業提供各類配套服務,推動了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。

              這種集聚化、配套化的產業組織形態,不僅能夠使制造商和服務提供商共享基礎設施、技術、人才等資源要素,同時大大降低雙方的信息搜尋成本、交通成本、生產成本、服務成本、交易成本等,提高了雙方市場機會,促進雙方合作交流,共享規模經濟收益。

              尤其為生產性服務企業提供了市場機會,使服務經濟更好地體現在實體經濟體中,提升全產業鏈的增值能力和競爭力,同時促進區域經濟結構改善,推動區域制造業和服務業共同發展,帶動結構轉型升級。

              趨勢4 全產業鏈發展成為利潤增長模式

              隨著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度不斷提高,新技術、新業態、新的管理模式不斷涌現,促進產業分工更加細化,產業價值鏈的增值環節變得越來越多,一種產品從開發、生產到營銷、配送、維護等,所形成的價值鏈過程開始分解、整合與重構,產品處于生產制造環節的時間只占少部分,大部分時間處于研發、采購、儲存、運營、銷售、售后服務等階段,產業鏈條更多集中在生產性服務環節,這些服務業的效率、增值空間、利潤空間對全產業鏈的影響都很大,因此成為決定全產業價值增值、利潤來源的主要因素,也是全產業控制力的決定因素。

              趨勢5 信息技術成為技術載體


              信息技術是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的黏合劑和推進劑。20世紀90年代以來,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,智能制造、創新設計等革命性的制造方式,眾包、電商、網購、網銀等新的業態、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,都推動了產業融合不斷深化、范圍不斷拓展,制造業與服務業邊界越來越模糊,呈現出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的特征。

              IBM公司在制造業基礎上開展IT業務,提出用“服務產品化”的方法創新IT服務,成為提供硬件、網絡和軟件服務的大型跨國企業。通用電氣基于B2C運作模式開展在線銷售、在線設計、在線咨詢等服務,促進產品生產與網絡營銷的一體化。

              趨勢6 產城融合成為實現形式


              產城融合逐步成為現代產業園區發展的主流模式。各類園區在規劃時,不僅注重規劃產業配套,而且越來越注重周邊的生活服務配套,為就業群體提供宜居的生活環境。如,各類餐飲、賓館、商場、娛樂、住宅等生活配套設施,形成了圍繞產業發展的生活圈,由此構成了區域內制造業與周邊生活性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態勢。

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返回
              關鍵詞:
              收縮